您好,欢迎来到bet365手机官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信息 / 发展规划

威海市“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执行情况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02日 17:43 阅读次数:来源: 威海市农业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威海市农业局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始终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根据市“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7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2.3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083元,增速8.1%

一、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情况

(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

一是稳定提高粮油综合生产能力。认真落实耕地地力保护、种粮大户补贴等惠农政策,新建高标准农田3.8万亩,粮油高产高效示范方12.6万亩,带动了全市粮油生产综合能力显著提高。在今年小麦遭受严重干旱影响,减产38%的情况下,下半年,政策、科技综合发力,加上风调雨顺,秋粮喜获丰收,预计比去年增加9.19万吨,增产22.4%

二是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推进现代苹果栽培制度改革,现代矮砧苹果栽培总面积达到30.2万亩,引领了国内苹果发展的潮流。实施特色农业提升发展行动计划,全市“一村一品”专业村发展到363个,专业镇17个,西洋参、大姜、无花果、樱桃、茶叶5大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达到21万亩。

三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大农业标准化生产推广力度,全市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达到73个,居全省前列,“三品一标”有效产品达到381个,登记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达到25个。建立了全市联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无缝隙监管体系。至9月底,全市共抽检农产品样品1827个,合格率99.5%629日,农业部授予我市“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称号,威海成为全国四个获此荣誉的城市之一。

(二)树立农业新发展理念,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一是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2017年,支持山泰种养殖生态园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引进改造农产品加工、储藏设备设施,提高加工增值能力。支持荣成市阳光果蔬专业合作社等10家合作社,新建设组装式冷藏库6100吨。全市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391家。

二是助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2017年,全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主体总量达到626个,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发展到82个,从业人员2.6万人。截至9月底,接待游客数量260多万人次,营业收入达到15.7亿元。

三是全力打造农产品品牌形象。524日,面向全国公开征集“威海农产品”和“威海苹果”的品牌形象图案、卡通和广告语,共收到全国28个省区市作品11207件。经社会推荐和专家评选,“威海农产,品味自然”作为“威海农产品”广告语;“威海苹果,甜蜜诱惑”作为“威海苹果” 广告语。628-30日,联合意大利波城展览股份公司,举办了“首届国际苹果种植设备技术展览会暨中国国际苹果产业技术论坛”,搭建了我市果业国际交流合作的平台。先后组织47家企业参加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4个国内大型展会,签订协议及意向订单42个,协议金额近3亿元。1017日,召开了全市农产品品牌工作会议,威海苹果、文登西洋参被命名为“威海市首批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4家企业品牌被命名为“威海市首批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同时获得“威海农产品”整体品牌使用资格。

(三)强化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推动农业生产绿色发展

一是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工程。推广水肥一体化、果园生草以及秸秆肥料化利用等综合配套技术措施,引导规模经营主体进行土壤改良。2017年,推广果园生草、绿肥种植、园艺作物栽培等新技术、新模式6万多亩,新增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面积7万亩。

二是坚持落实绿色生产理念。建立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示范基地12个,推广绿色防控技术面积30万亩,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120万亩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160多万亩。新开工建设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6个,示范面积3.2万亩。

三是推进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推广使用新型地膜10万亩,回收地膜40万亩,建设废旧地膜回收点4处,废旧地膜加工点1处。13个镇办建设15个收储中心,组织4万亩玉米等作物秸秆还田。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8.5%

(四)深化农业产学研合作,强化科技支撑

一是健全农业研发创新体系。新建束怀瑞院士苹果工作站1处,建立了甘薯、土壤两个国家级综合试验站,建设了果品、花生、茶叶、中草药、薯类5个省级综合试验站。

  二是开展农业英创工程。新聘请意大利、荷兰等国家6名外籍专家入驻现代果业专家大院。与匈牙利圣伊斯特万大学签订了中匈矮化大樱桃栽培及砧木育种研发中心合作协议;促成了法国达利瓦公司与山东樱聚缘农业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投资200万欧元建设苗木公司。

三是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村级农业技术服务点170个,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1500户,辐射带动周边农户2万户。以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涉农企业、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基本建立。

(五)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打造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力军

一是推动土地经营权依法有序流转。全市流转土地90.5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41.4%其中规模流转58.4万亩,占流转总数的64.5%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3518家,家庭农场1155家。

二是引导职业农民创新创业。建立教育培训、资格认定、规范管理和政策扶持“四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对新型职业农民在项目、资金、评先选优等方面给予倾斜。全市建设实训基地25处,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600人,其中经营管理型1250人,专业技能型2350人。

三是试点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在文登区高村镇和经区桥头镇开展试点,以政府推动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组建农业专业服务平台,开展土地托管、农产品营销、劳动力转移等农业全产业链服务,打造“农户分散承包,公司集中经营”的服务新模式。目前两家试点公司,与农户签订服务合同涉及耕地面积5600多亩。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威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一二三产融合尚处于起步阶段。农产品销售多数以原料或粗(初)加工为主,缺少精深加工产品,农产品附加值低。

二是品牌建设相对滞后。我市农产品市场上尚未形成鲜明的形象,农产品品牌化率不高、市场竞争力不足

三是新型农业主体引领作用不够。部分龙头企业对拉动产业发展和带动农民增收的贡献度不高。农民合作社普遍规模偏小,运行不规范,对农民的带动作用不强。

四是农业融资难问题仍未破解。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仍然面临着融资手段单一、贷款门槛高等问题,现代农业发展面临巨大资金压力。

三、下步工作打算

威海市农业局将立足市情农情,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品牌建设为引领,以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农业新旧动能转换,开启农业转型升级的新征程。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积极推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树立农业发展新标杆。用工业的理念打造农业现代园区,将现代农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全域旅游相结合,开展“四区”建设。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集中建设文登区、荣成市、乳山市、临港区四个10000亩,环翠区、经区、高区三个5000亩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一批技术集成应用水平高、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示范园区。建设高效特色农业种养区做精做细西洋参、无花果、茶叶、大姜等特色产业,打造15万亩特色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发展区。建设休闲观光农业区。发挥农业连点成线,连方成片的支撑作用,按照旅游景区标准,重点打造昆嵛山美丽乡村休闲观光农业区、里口山休闲观光农业区、汪疃镇休闲农业十里长廊等8个片区。建设1038万亩粮油高产高效生产示范区

(二)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激发农业发展新活力。培育生产型经营主体。顺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每年培育5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农业龙头企业,培育20家示范带动作用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培育20家特色精致的家庭农场示范场。培育服务型经营主体。总结推广高村、桥头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的经验,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和政府资源,组建50家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中心,提供农业全产业链服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每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00人,到2020年总数达到5000人以上。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用更少的人种更多的地,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让农业农村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广阔平台,让职业农民成为大有作为、受人尊敬的金牌职业。

(三)加快农业科技研发推广步伐,集聚农业发展新动能。加强农业产学研合作,为西洋参重茬、强筋小麦生产、苹果无袋化栽培及化学疏果等区域性重大关键技术提供解决方案,总结推广一批高效、绿色、安全的新技术新品种,推动专家大院服务从单一的生产技术支持向品牌推广、市场营销、合作社运营等关键领域延伸。

(四)实施农产品品牌建设工程,打造农业发展新引擎。加快品牌培育,构建以威海农产品整体品牌为引领,区域公用品牌和农产品企业品牌为主体的品牌建设体系。到2020年,培育有较高知名度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5个、企业产品品牌60个。每年支持10家企业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开设威海农产品品牌专营店,进一步宣传推介威海农产品,让威海农产品甜蜜人民生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